长安百万家,出门无所之。岂敢尚幽独,与世实参差。
古人虽已死,书上有其辞。开卷读且想,千载若相期。
出门各有道,我道方未夷。且于此中息,天命不吾欺。
出门。唐代。韩愈。 长安百万家,出门无所之。岂敢尚幽独,与世实参差。古人虽已死,书上有其辞。开卷读且想,千载若相期。出门各有道,我道方未夷。且于此中息,天命不吾欺。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韩愈。 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寄荅子立董兄。明代。边贡。 书来休更问新衔,蹇命非才久自谙。游屐谩誇探虎窟,钓竿何用狎龙潭。终知展季三宜黜,岂但嵇康七不堪。传语故交虚北望,已看华发住江南。
赋得我爱夏日长 其二。明代。李孙宸。 惜阴翻古帙,席荫坐林泉。解识閒中晷,依稀亦小年。
秋夜。宋代。方一夔。 露白初濡木,星虚渐集房。蛾飞争堕水,鱼退急投梁。捣练堤防冷,收禾准备荒。只愁枣红地,万马逐残羌。
晚桂。清代。许传霈。 百卉俱飘息,丛桂出高冈。年年七八月,空际散天香。有桂独后发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节霏轻霜。西风战阵阵,清籁杂金商。纫兰既失佩,裂荷早无裳。仙骨经折磨,高韵起抑扬。仰天望蟾阙,一枝列上方。高撷此花者,徐步乐翱翔。何以同此质,瞠焉不可望。无知在草木,有意听彼苍。冬荣本我辈,先后何自妨。晚枫爱红叶,晚菘饶秋光。嗟哉涧底树,金粟缀郎当。迟迟非本意,羞与众草芳。月中能寄语,乞为谢吴刚。
次韵伯承见简探梅之什且约人日同游城东。宋代。张栻。 江湖漫浪岁年晚,虽有梅花谁寄远。城中可人独吴郎,不惜日力供往返。东郭枝头玉雪明,下有清浅溪流横。新春好趁花前约,莫待飘零空作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