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孚(生卒年待考),字孝元,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(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)人。汉议郎学者。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,钻研颇深。 公元77年,以参加朝廷主办的“贤良对策”入选而获授为议郎,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。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,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。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。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。 ...
杨孚。 杨孚(生卒年待考),字孝元,东汉时南海郡番禺县漱珠岗下渡头村(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)人。汉议郎学者。 他早年致力攻读经史,钻研颇深。 公元77年,以参加朝廷主办的“贤良对策”入选而获授为议郎,成为参与议政的皇帝近臣。 杨以直言敢谏而著称,屡屡向皇帝提出自己对政事的意见。杨的品学颇为时人所推崇。杨孚开创岭南文化的影响为历代后人所仰崇。
霁后郭西间步。清代。朱钟。 远烟画山色,作意媚新晴。不尽郭西路,有时花里行。水春交树影,村午聚鸡声。小借茅亭坐,溪田看耦耕。
月夜泊石牛。清代。金居敬。 人静黄昏后,扁舟泊石牛。乱虫喧入夜,孤月自明秋。酒送乡心远,诗分客路忧。姮娥流素影,伴我住滩头。
杂诗九首 其七。明代。王廷陈。 芳春骤青骊,遨游楚江滨。道旁若堂封,云是吕王坟。衢路化陌阡,台馆尽烧焚。阴风啸寒鸱,古隧翔狐群。牛羊牧其巅,淩藉日缤纷。生存华屋居,嫔妾从如云。一朝寱重泉,贵贱何由分。庞公困陇亩,耕稼良已勤。谁知千载后,史册播馀芬。
高阳。清代。吴藻。 阁雨云疏,弄晴风小,薄寒恻恻如秋。有约湔裙,红罗先绣莲钩。酒鎗茶具安排惯,倩移来、三板轻舟。莫因循,岁岁芳时,日日清游。水乡曲折疑无路,又花随柁尾,转个弯头。谢了绯桃,二分春色全休。短蓬移入香深处,载新诗、不载閒愁。好溪山,除却西湖,一半句留。
今夜清辉漾。想月殿、菱花出匣,一轮初上。万户千门连碧海,处处钩帘倚幌。
只少我、一人凝望。多谢东邻遗粔籹,恰分明、掬取团圆样。
贺新郎 中秋伏枕承蘧庵先生有月饼果物之惠病起赋谢。清代。陈维崧。 今夜清辉漾。想月殿、菱花出匣,一轮初上。万户千门连碧海,处处钩帘倚幌。只少我、一人凝望。多谢东邻遗粔籹,恰分明、掬取团圆样。开笼看,神差王。纷然佳果还相贶。揩病眼、荔奴黄皱,哀梨碧涨。忽忆添丁千里外,阻隔丹崖绿嶂。恨此物、无缘分饷。若使姮娥知我意,也璇闺、掩却垂绡帐。应为我,色惆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