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公后世多贤,送尔维舟惜此筵。
念我能书数字至,将诗不必万人传!
时危兵革黄尘里,日短江湖白发前。
古往今来皆涕泪,断肠分手各风烟。
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。唐代。杜甫。 逍遥公后世多贤,送尔维舟惜此筵。念我能书数字至,将诗不必万人传!时危兵革黄尘里,日短江湖白发前。古往今来皆涕泪,断肠分手各风烟。
逍遥公的后事子孙中贤者很多,我为送别韦氏而停船很珍惜离别之筵。
如蒙相念,能寄简短书信我已满足;至于我的诗篇,则不劳你传于世人。
时局危难战乱不休,而我已经白发苍苍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。
瞻望古人,皆为离别而洒泪,顾念别后,你我备怀凄情入于风烟之中。
公安:湖北公安县。韦匡赞,排行第二,生平不详。少府,县尉。
逍遥公:韦二少府的祖先是北周时韦复和唐中宗时韦嗣立,均封为逍遥公。
尔:你,指韦匡赞,事迹不详。惜:哀伤,痛惜。
念我:思念我。书:写。
将诗:带去的诗。不必万人传:不必在众人中传吟。
时危:时局艰危。兵甲:兵器衣甲的总称,引申为战争。
日短:比喻年迈衰老,剩下的日子不长了。 ‘
风烟:指战乱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:《杜甫诗选注》.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年8月版,第301-302页
2、韩成武选注,少陵体诗选,河北大学出版社,2004.05,第224页
此诗是代宗大历三年(768)暮秋杜甫漂泊湖北公安县时所作。这年八月,吐蕃十万攻灵武、邠州,京师戒严,所以诗中有时危兵革的话。杜甫在公安受尽冷落,非常孤独,没有谁到他这条破船上来,韦匡赞却特来看望并向他辞行。杜甫深受感动,作诗以赠别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:《杜甫诗选注》.人民文学出版社,1998年8月版,第301-302页
2、海兵编著.杜甫诗全集详注:新疆人民出版社,2000.12:第351页
这首诗首联赞扬韦匡赞作为逍遥公的后人贤良有德,并再三珍惜二人友情以此筵别后难再相见为憾。颔联料想和嘱托别后情状,杜甫说此番别后若蒙韦二想念,能写封数字短札相寄,杜甫便感激不尽,倒是自己的诗作,请韦二不要向万人传播。颈联又回到二人所处的时代环境里,这年八月,吐蕃十万兵马侵扰,兵戈又起,时局危难;眼前韦二尚可有所作为,自己却白发客居,不知又要在短暂来日飘流向哪里。尾联叹自己命运感别离苦痛,觉得世间万物万事古往今来皆为悲剧,此一别更是涕泪断肠了。
这首诗虽是写个人的离愁别苦,但诗人却把这种离愁别苦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,揭示了战乱的紧张局势,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人才政策,抒发了主客双方不能见用于世的沉痛情怀。全诗由个人的离别写到国家的时局,由个人的身世揭出政治的腐败,“离而复合,无限情遥”,声泪俱下,感慨涕零,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...
杜甫。 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女乘务员。。聂绀弩。 长身制服袖尤长,叫卖新刊北大荒。主席诗词歌宛转,《人民日报》诵铿锵。口中白字捎三二,头上黄毛辫一双。两颊通红愁冻破,厢中乘客浴春光。
偈颂六十五首。宋代。释普济。 白鹤五通贤圣,瞥喜瞥嗔无定。闻名不如见面,见面依然错认。从来与渠水米无交,年年今日,钵盂安柄。因甚如此,鸡不吃谷,肫里有病。
送吴恂。宋代。释祖心。 海门山崄绝行踪,踏断牢关信已通。自有太平基业在,不论南北与西东。
鯸鱼。。弘历。 湖中藻荇蕃,蔓延丛累积。搴芼与铚艾,萌芽旋充斥。舟楫碍泛流,波澜溷澄碧。是应例除莠,询得一良策。鯸鱼此为粮,育湖俾搜索。藻荇则已尽,荷芰乃并食。鱼所能者啖,不能者拣择。溲矢更遗污,绿水成黄色。藻荇秽复里,鯸鱼秽面额。不什不变法,欲速疏筹画。一利一弊滋,览物理可格。
蝶恋花。。黄侃。 又是斜阳催客去。衰柳寒芜,细认同来处。满载秋情兼别绪。无言自向天涯路。不恨飘零无与语。祇怕多情,更为侬辛苦。水远山长从间阻。人间遥作伤心侣。